标题:明代瓷器款识形式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 内容: 明代瓷器明代瓷器的款识形式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 前人总结的明代瓷器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永乐瓷器的款识为“永乐年制”。 这是陶瓷史上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永乐年制”四字为篆书,四字双竖行,印、刻写或书写于器里心。 青花器为用青花书写;白釉器、青白釉器多为印款;红釉、青釉器多为刻款。 永乐年号款无论刻、印、写,“永乐年制”四篆体字的字体均较小。 永乐年号款只有四字篆书一种形式。 凡见楷书四字、篆书六字或楷书六字,皆为伪托款。 四字篆书款后来也有仿的,但仿品款识的字体笔道多为生硬折角,无柔和圆润之感。 民窑器上的吉祥款仍较多,有福、禄、寿、辰等,字体由洪武时的草书为主,发展到隶、草、行三种写款皆有。 另外,永乐朝也有少量的图把款。 宣德的款识不似永乐只在器里心,而是任何部位都在书写。 在形式上,宣德款有楷书也有篆书,其中楷书占了绝大部分。 字数上,有六字也有四字,以六字为主;有六字双竖行加双圈,也有六字一行(横竖均有)、四字一行横写或双竖行。 款识有用毛笔书写的,也有刻写的。 宣德民窑器仍有一些草书或隶书的福、寿字,也是多写于器心。 还有写“大明宣德年造”的,十分特别。 此外,从花纹、文字上看,伪制的花纹、文字一般都有不太周到的地方,花纹线条、文字笔划或者残缺,或者粗细不一样。 有的赝品图纹甚至于显得僵硬呆滞,一望而知系临摹作品。 成化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器物底部。 除六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少量“大明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但无论官民窑产品,成化真品均无“成化年造”、“成化年制”四字款。 发布时间:2024-04-06 08:27:42 来源:富达裕 链接:https://www.fudayu.com/p/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