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青铜兵器胄简介 内容: 商代兽面纹青铜冑通高18. 7厘米、口纵21厘米、口横18. 6厘米、壁厚0. 3厘米,重2. 21千克1989年江西新干县大洋洲出土胄是一种用来防护头颈的装具。 在我国古代,人们通常把护卫身体其他部位的装具称为甲,而把护卫头部的单独叫作胄,又因甲和胄是配套使用的,所以甲胄一词便成了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概称。 胄字中含有的由,表示青铜装甲表面的光滑,唯其光滑,方可使箭头滑走。 因此,胄应该是青铜制作的,不是皮的。 胄是先秦时期的称呼,战国后又名兜鍪,北宋时称头鍪,宋以后又多称盔。 在新石器时代,胄多用藤条或兽皮粗制而成。 进入青铜时代,除继续使用皮胄外,开始使用青铜铸造的胄。 从秦汉时期开始,铁兜鍪成为将士护头的主要装具,在兜鍪的后侧,常常垂有保护脖颈的部分,称顿项。 南北朝的兜鍪,额前伸出冲角,两侧增加护耳,这种形制和结构一直保持到隋末。 唐代以后,兜鍪形制和结构基本保持了南北朝时期的风格,顿项又常用轻软牢固的环锁铠制成,以便于颈部活动。 宋朝以后,兜鍪又多称为盔。 直到清末,铁盔仍是军队中装备的护头装具。 发布时间:2025-01-19 08:25:16 来源:富达裕 链接:https://www.fudayu.com/p/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