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孙过庭草书《佛遗教经》欣赏 内容: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 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 孙过庭“好古博雅,工文辞,得名于翰墨间”。 他擅长楷、行、草诸体,尤以草书著名。 孙过庭传世书迹有《书谱》、《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种,都是草书墨迹,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 孙过庭的《书谱》墨迹问世后不久,就有人提出批评。 如唐代的窦暨在《述书赋》里说孙氏的草书有“闾阎(凡夫俗子)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 这种说法受到了后世专家的反驳 。 宋代的王诜说: “虔礼(孙过庭)草书专学二王。 郭仲微所藏《千文》,笔势遒劲,虽觉不甚飘逸,然比之永师(智永)所作,则过庭已为奔放矣。 而窦暨谓过庭之书千纸一类,一字万同,余固已深疑此语,既而复获此书,研究之久,视其兴合之作,当不减王家父子。 至其纵任优游之处,仍造于疏,此又非众所能知也。 ”宋代的米芾虽然对前代书家颇为苛刻,对孙过庭的草书却心悦诚服。 他在《海岳名言》中说:“孙过庭草书《书谱》。 甚有右军法。 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过庭法。 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 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明代的焦谓:“昔人评孙书,谓千字一律,如风偃草,意轻之也。 余谓《书谱》虽运笔烂熟,而中藏轨法,故自森然。 顷见《千文》真迹,尤可以见晋人用笔之意。 禅门所称不求法脱不为法缚,非入三昧者,殆不能办此。 ”王世贞也说:“虔礼书名,一时,独窦暨贬曰凡草闾阎之类。 《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王羲之)堂室。 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 细玩之,则所谓一字万同者,美碧之微瑕,故不能掩也。 ”这些分析与评价要比窦暨全面、中肯得多。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时间:2025-04-04 08:06:14 来源:富达裕 链接:https://www.fudayu.com/p/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