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汪士慎:老觉梅花是故人 内容: 时值仲冬,北方已经飘雪,零零星星的梅花,出现在树枝上。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梅花的寒中独自开,早已被无数人写过、画过。 但清代有一位画家,一生都将梅与茶奉为挚爱,他在失去左眼的情况下,仍不搁笔,以梅花的舒淡之姿称自己“独目著寒花”。 这就是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 △寒梅图汪士慎,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安徽休宁人。 他善画梅,不着过多笔墨,便可以表现出梅花的清雅之态。 汪士慎笔下的梅花有着千蕊万瓣,秀雅高洁。 画中的花瓣和花蕊勾勒清晰,还未靠近似已闻到疏冷的香气。 △墨梅没有人知道汪士慎是和谁学的画梅。 后人对他的了解,大多是他到了扬州后的经历。 汪士慎对于自己的前半生鲜少提到,我们只能从他的题词中略窥一二。 初到扬州时,汪士慎寓居于盐商马曰琯、马曰璐两兄弟的家中。 马氏兄弟是汪士慎的旧识,颇爱资助文人墨客,他们将汪士慎的住处安排在“七峰亭”,汪士慎便将自己居住的地方命名为“七峰草亭”,自称“七峰居士”。 在这里,他结识了同为“扬州八怪”的金农、厉鹗、高翔、华嵒等人。 △暗香图汪士慎一生以卖画为生,尤爱画梅花和水仙。 但他所生活的年代中,市场青睐的是仿古画。 汪士慎笔下的作品诗、书、画相兼,有着明显的文人画风格,并不为大众市场所接受,他自己也调侃说:“自笑成孤调,难堪入尘世。 ”因此,以画为生的汪士慎,一直都过着清贫的生活。 △梅花但无论物质条件如何,汪士慎都没有随波逐流,且终生笔耕不辍。 54岁那年,他的左眼失明了。 这一时期的汪士慎,不仅没有停下笔,更是开始了出门游历的日子。 他自刻一印,在画中题词云:“笔砚空游越,归来老病加。 乱愁生白日,独目著寒花。 却笑孤标在,谁夸清影斜。 唯君风雪里,往往忆山家。 ”郑板桥评价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画为“清品极高”。 阮元也评价道:“老而目瞽,然为人画梅,或作八分书,工妙胜于未瞽时。 ”△1741年作 墨梅图在以画为生的努力下,加上马氏兄弟的照顾,汪士慎终于购置了属于自己的居所,他将其命名为“青衫书屋”,并在院子的前后都种满了梅花,终年与之为伴。 大约67岁时,汪士慎彻底失明了。 他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自称“心观道人”,称自己“从此不复见碌碌寻常人”。 双眼失明,也不能让汪士慎停笔。 也就是失明后的一个雪天,他冒雪来到好友金农的住处,留下了一挥而就一幅狂草作品的佳话。 金农在这幅狂草作品上题词:“心光顿发空诸有,当前多少美少年,有眼有手徒纷然,但见满纸丑恶笔倒起颠。 ”△山茶幽兰图74岁时汪士慎辞世。 他这一世,正如好友金农评价其画时说的那般:“管领冷香,俨然灞桥风雪中”。 他痴爱梅花,也志在梅花,一生清贫,可以说是无人问津,却留下了许多幅清雅的梅花图。 无人说得清汪士慎究竟为何如此爱梅花,大概因为他自己所说的“闲贪茗碗成清癖,老觉梅花是故人”那样吧! 发布时间:2025-05-17 08:06:07 来源:富达裕 链接:https://www.fudayu.com/p/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