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林风眠 :绘画如同烹饪,可品却不可说 内容: 林风眠,是一个山村石匠人的后代,他有着不平凡的一生。 早年时期的经历失去妻子和孩子,之后各种机缘巧合,习得绘画之精妙,并且把中西方绘画融会贯通,终成为一代大师。 早先的林风眠的绘画风格处处都有西方绘画的影子。 林风眠在巴黎的时候,当时正值西方绘画的鼎盛时期,马蒂斯、莫奈、塞尚、莫迪利阿尼、毕加索、布拉克等等当时都在巴黎。 林风眠就是再这样的大环境下,收到了艺术熏陶和影响,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林风眠曾说:绘画同烹饪一样,可以尝味而不可以解释。 林风眠用他的绘画刻画出了中国花鸟的“游戏感”。 他总是能在小小的斗方上面利用静物表现各种情感,西方绘画中很少对鸟类进行刻画,在林风眠的笔下,呈现出各式各样,出神入化。 林风眠的艺术成就很高,也培养出了很多弟子。 李可染、赵无极、董希文、苏天赐都是受到 了林风眠的艺术影响,成为了艺术界的大师。 很多人欣赏林风眠绘画的时候,会感觉画面中有一种宁静深远之感,但是有人却感觉林凤眠的画中充满着孤独感。 这要从林凤眠小时候说起。 他出生于石匠之家,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附近有一家染布坊,里面的色彩绚烂,吸引着林凤眠的眼光。 于是他每天放学之后,就让母亲带他去染房看这些新奇的色彩。 时间久了,母亲和染坊老板产生了感情,于是林凤眠的母亲被赶出家门,自此林凤眠再也没有见过母亲。 所以,从林凤眠的人物画中,可以看出他用的色调沉闷,人物表情也是宁静祥和之感,这也寄托着他对母亲的思念。 试想一下,一个离开母亲的孩子,内心这种孤独是难以承受的。 林凤眠曾说假如不让母亲带自己去染房,也许母亲就不会离开他,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林凤眠是有一种内疚感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让林风眠变得孤独起来,他沉默寡言,这种孤独的性格一直到晚年。 所以他的画不论是山水画、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孤独始终是他艺术的格调。 他并不是刻意强调这种艺术效果,而是真实的内心情感流露。 林风眠绘画之美是一种孤独的美,是一种平静的美。 通过他的画,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内疚。 林风眠的孤独,第二个原因是来自于画风上。 因为在当时的画坛,有很多画家坚持传统水墨画,也有些画家吸收了西方绘画的精髓,创立了新风格。 然而林凤眠所呈现的画风,则是广泛吸收了西方古典艺术和印象派绘画,同时又融入了汉唐艺术和民间美术,当这种风格出现之后,很多人并不认可。 这种画风是前所未有的,大家并不能接受,认为林风眠是涂鸦,称不上艺术。 其实林风眠的这种艺术思想是超前的,如今我们看他的画作会感觉到其中的韵味不凡。 在当时的审美观点上,他的画确实和很多艺术作品格格不入。 本来就很孤独的林凤眠,在画风上也难以被接受和理解,所以他愈加孤独。 每一块色彩,每一个笔触,无一不流露出这种孤独感。 林风眠把孤独转化为艺术,让我们感受到了孤独也是一种美。 很多人在欣赏林凤眠绘画的时候,感到画面中的色彩平淡典雅,笔墨舒畅自如,给人一种美感,其实这都是林凤眠孤独心镜下呈现的艺术之美。 如果不了解临风眠的人生经历很难感受到他这种孤独。 林风眠的画是一种语言,他这种语言风格与其他画家不同,有一种愧疚和孤独。 欣赏林风眠画作,是不是也从画中能感受到这种孤独感呢? 他的孤独确实是一种美。 这种美在沉寂了几十年之后,终于被后人发现。 发布时间:2025-06-12 08:10:28 来源:富达裕 链接:https://www.fudayu.com/p/3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