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沈尧伊《地球的红飘带》,长征史诗连环画! 内容: 《地球的红飘带》是一部描写红军长征的巨著,根据著名作家魏巍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这套连环画共926幅,画家在着力刻画人物的同时,把典型人物与特定历史下的典型环境结合起来:硝烟弥漫的战地拼杀、波涛汹涌的江河飞渡、崇山峻岭的天险奇袭、雪山草地的风云变幻……使我们如身临其境。 作品中对大自然的描绘与人物战斗情怀相呼应,让我们深深领略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意境。 本篇为书中节选,主要表现红军克服艰难险阻,巧渡金沙江的故事。 地球的红飘带(节选)1 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到四川省宜宾市,全长二千三百多千米,形势险要。 红军所在这两岸都是高山峭壁的峡谷地带,若不能迅速渡江,就有覆灭的危险。 2 一九三三年四月二十九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 中央红军为落实这个指示,将部队分为三路纵队,向金沙江急进,抢占皎平渡的任务交给了干部团。 3 在金沙江边临近大路的一家小店里,店主又兼店小二的张福,正赤膊躺在床上点着灯抽大烟,只听有人叩击窗棂,轻声唤:“老板,快开门,不要怕,我们是红军! ”他一愣,这几天传说红军在二百里以外,怎么眨眼已经到了? 4 “老板,红军是打富救贫的! ”他放下大烟葫芦,下地开了门。 首先进来的是一个面孔白皙的青年军官模样的人,他和颜悦色地说:“老板,打搅你了。 这里离皎平渡远吗? ”“不远,下去就是。 ”5 红军又问:“有船吗? ”张福说:“金保长家有两条。 听说今天一早,区公所给他来了一封木炭鸡毛信,叫他把船烧了。 烧没烧不晓得。 ”青年军官做了一些说服动员之后,张福便爽快地答应带他们找船去。 深夜江风颇冷,青年军官见张福赤膊,从背包里抻出一件旧衣服给他披上。 张福心里热乎乎的,把他知道的敌情全说了:对岸通安县驻着川军一个团,渡口有保安队五六十人,另外收税的厘金局有两名武装保丁。 6 他们来到渡口,连船的影子也没有。 张福正犹豫,忽听岸边石头上有人低语。 上前一看,原来是金保长家的船工张潮满和他的儿子大潮。 张福给这父子解释说,红军是打富救贫的,不要怕,又问他们金保长家的船在哪儿。 张潮满沉吟了一下,说:“高头命令他烧船,他不舍得烧,把那条新船开到江那边了。 旧船藏在李家屋头那个湾里,进了半船水。 ”7 红军请他带路去看看,张潮满没作声。 张福又劝他一会儿,他说,就怕金保长知道。 最后大潮又劝他说:“阿爸,去吧……”老人这才移动脚步。 众人跟着走不多远,在满是林莽的一个小岔子里找到了那条旧船,果然进了大半船的水。 8 张福在附近人家找来几个木桶盆罐,大家跳进船里,很快淘净了船里的水,把船拖上岸。 青年军官检查了一遍,反而叹了口气:“这船破成这样,怎么能开? ”张福笑着说:“你不要急,我有办法。 ”说着,一溜烟跑了。 9 张福从小店抱来几床破被,说:“把它扯成布条,把缝子塞住,也许能行。 ”青年军官从腰里摸出十几块银元塞给张福。 张福不要,军官说:“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这是多少条线哪! ”张福这才笑着收了。 大家立刻把被子撕成条,用刺刀把布条堵住船缝。 推进水里一试,果然不进水了。 张福同张潮满父子把船划到渡口。 这渡口,在云南这边,叫皎平渡,对岸就是四川,叫中武山渡口。 这时后续部队已到。 10 青年军官跑上去报告,一个爽朗的声音说:“肖队长,要快,你们马上渡江,抢占渡口! ”张福这才知道这青年军官叫“肖队长”。 肖队长招呼大家上船,除他的队员,又上来一个排,就由张福和张氏父子开船。 11 快要靠近对岸时,张福向上一指,肖队长看见靠岸处向上是一排石级,最上面站着一个哨兵。 他对两个战士耳语了几句,两个战士跳下船,向那哨兵悄悄接近。 没费多大事,这个哨兵就当了俘虏。 12 大家下了船。 肖队长叫那个排带上俘虏去右边解决江防连,自己同张福一起到厘金局来。 他对张福说:“我们口音不对,你来叫门。 ”张福点点头,边敲门,边温声细语地喊着:“林师爷,快开门,我们是来上税的! ”13 起初里面不肯开门,张福就说:“我们是赶猪来的,你不开门,那我们只好把猪赶到昆明去卖,下次再来给你上税了。 ”这一招很灵,里面立刻开了门。 肖队长上前用枪一比说:“我们是红军,快把枪交出来! ”林师爷颤抖着下令保丁交了枪。 14 这时,右边那个排进展也很顺利。 他们由俘虏带路,闯进了江防连驻地,那些家伙正在美滋滋地抽大烟,红军不费一枪一弹就俘虏了几十人。 他们回到渡口,点起一堆火,向对岸发出占领渡口的信号。 15 天亮后,张福连金保长藏在岸这边的那条新船也找到了,加起来一共有四条船。 肖队长很高兴,又请他帮着找船工。 他找到藏在山洞里的一老一少。 那老头,人们都叫他老光棍,他听说红军青面獠牙、吃小孩,很害怕。 张福便对他开导说:“莫信那些鬼话,去给红军开船吧! 一天一块光洋。 ”16 随后肖队长也进了洞,张福说:“你看,他是青面獠牙吗? ”老光棍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青年叫向二愣子,刚被老板辞退,正愁没法生活,听说给红军开船有光洋挣,也下决心要去。 肖队长见老光棍只披块破麻袋,便让战士把在厘金局没收的衣服给他几件。 老人穿上新裤子和缎子马褂,一个劲儿地咧嘴笑。 17 老光棍和向二愣子又帮张福去找来三十多名船工。 肖队长和他们押着四条大船、一条小船,一开开到南岸。 这时南岸已到了不少红军队伍,大家看到这些船真是欢声雷动、眉开眼笑。 18 南岸专为船工搞了伙房。 船工们吃饭后,总参谋长刘伯承让肖队长把今天的工钱发给大家,他又动员大家再设法去搞几条船来。 老光棍说离这儿不远的鲁车渡有两条船。 肖队长立刻派两个班跟老光棍和张福去鲁车渡。 他们赶到鲁车渡时,见一伙人正忙忙乱乱地搬柴火准备烧船。 他们一见红军来了,立刻仓皇奔逃。 大家把两条船抢到手,都欢喜不尽,纷纷上船,挥橹摇桨,顺流而下。 19 当他们回到皎平渡时,远远望见刘伯承正指挥部队渡江。 四条木船在江上穿梭往来,船上的人坐得整整齐齐。 张福等停好船,正遇见刘伯承严肃地同一个干部谈话。 “你们要让那个先头营立即前进,再走四十里宿营。 ”“总参谋长,他们已经一天一夜没吃饭了。 ”那干部说。 “不行,再走四十里才到山顶,让敌人抢占了那是很危险的。 ”20 刘伯承转脸看见张福,见他们又搞来两条船,十分欣慰地说:“现在有三十六名师傅,可以分两班了,你就当我们的船长吧! ”不容张福推辞,他又问:“你能借两口大锅来吗? ”张福欣然答应:“行,村里糖坊有两口大锅。 ”21 江滩上立刻架起了两口特大号铁锅,旁边放着几个大簸箕,规定每个战士要倒出一把米来。 这样新来的部队纵然吃不上饭,每人也可分到一碗稀饭喝了。 22 入夜,北岸江边的大树上,挂着一盏明亮的汽灯;南岸栽了几根高高的树桩,顶端破开,塞上破棉絮,倒上煤油,一点便成了特大火炬,在夜空里显得特别壮观。 23 第二天早晨,刘伯承迎接中央纵队的领导人上船。 朱德说:“只要过了江,红军就得救了。 ”毛泽东说:“前几天还有同志担心我们过不了江,叫人家挤上绝路。 四川人说刘伯承是条龙,江水怎能挡住龙呢! ”24 刘伯承笑笑,指着张福等船工说:“我是啥子龙,他们才是龙呢! ”周恩来说:“伯承,你的担子更重了,龙街渡和拱门渡架桥都没成功,我们已发电报,全军都要在这里过江。 ”说话间,木船闯过激流,接近北岸。 25 六条木船整整渡了九天九夜,全部红军才算渡完。 肖队长考虑到船工们日后的困难,除工钱外,每人又给三十块白洋作为补助。 肖队长嘱咐他们说:“敌人明天就会来到,你们到山上躲躲吧! ”船工们都对红军恋恋不舍。 26 果然,第二天敌人就扑过来了。 船工都上山躲避。 老光棍将厘金局长的马褂赶快脱掉,只好再打赤膊。 他凄然无神地说:“他们究竟啥时候才回来呢? 我这地恐怕分不上了。 ”张福和张潮满父子默默无语,眼里含着满眶的泪…… 发布时间:2025-06-15 08:20:01 来源:富达裕 链接:https://www.fudayu.com/p/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