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北李南陆|艺术风格与市场走向之比较 内容: 在当代中国画坛上,能称得上杰出山水画代表人物的无疑要数“北李南陆”了,南派代表是指陆俨少,北派山水代表则推李可染。 如比较陆俨少和李可染两位的艺术风格及市场表现,不难发现,他们既有不少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细细分析,值得品味。 陆俨少早年随冯超然学画,从王同愈习诗文,后又师从吴湖帆。 △陆俨少作品崇尚传统 功力深厚陆俨少对传统艺术主张“推陈创异、化古为新”,是一位传统功力十分深厚的画家。 陆俨少早年曾观摩大量历代名画,在继承传统方面,他并不一味大量临摹古代名画,而是采取多看、多读、多记、多悟,细心揣摩。 1935年,国民政府在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美展时,陆俨少专程赴南京,花了一个多星期对历代名迹朝夕观摩,看这些作品的神气,再看它如何布局、如何运笔、如何渲染,默记在心。 陆俨少曾说:“熟看名画三百幅,不会作画也会作”。 对古代名家,他崇尚元人王蒙的苍茫,黄公望、倪云林的洒脱,宋人范宽、李唐的厚重、坚拔的气势,明陈老莲人物的高古、线条的流畅,董其昌的折趣,清石涛生拙的笔墨。 而李可染对传统艺术主张“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李可染少时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学习素描和油画,并拜黄宾虹为师,后随徐悲鸿到北平创办美术学校。 1942年,经徐悲鸿介绍,又拜齐白石为师。 他对清代石涛也下过功夫,不过相较而言,陆俨少在传统上下的功夫则要更多一些。 △陆俨少作品注重写生 善于革新陆俨少和李可染两人都十分注重写生。 抗日战争爆发后,陆俨少举家入蜀,辗转于重庆、成都、宜宾、峨眉等地,并多次举办画展。 1946年,陆俨少全家乘木伐顺江而下,历时一个多月,饱览了三峡一带险山急流和奇丽风光,窥探了大自然的无穷奥秘;1947年在无锡举办个人画展,大获成功。 而李可染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之精神,十出十归,游遍大江南北,行程数十万里,他把画室搬到大自然中进行创作,为推动中国画革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陆俨少作品同时,两人作为20世纪后期杰出的中国山水画家,代表着当代山水画的最高水平,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中陆俨少的创作善于将云水、江河、湖海的汹涌澎湃、浩渺弥漫之势描绘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表现云和水的动感最为精彩,不仅笔墨淋漓顿拙,而且气韵生动、神彩飞动,并创造出独具风格的“陆氏云水”。 众所周知,一般画家构图总是从大到小,陆俨少的构图恰恰相反,别具一格,他曾说:“我一反此法,而是由小到大,笔笔生发,初无定稿,积小面成大面。 在创作过程中,每或思路断绝,形势扦格,山重水复,终已无路,而转折之间,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又是一个新境界”。 △李可染国画《襟江阁》,李家山水代表作【本站藏品】李可染的绘画特点是从范宽、李唐、石涛、龚贤、黄宾虹等古今大师那里汲取营养,又迥然不同。 李可染从1954年与张仃和罗铭克服重重阻力,赴江南写生,由此拉开了中国新山水画变革的序幕。 此后,以赵望云、石鲁、傅抱石、钱松嵒等为代表的长安画派、新金陵画派等也开始走向真山真水,描绘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山川新貌,描绘新时代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李可染的作品多取材于江南与巴蜀名山大川,因而融铸了他风格中的幽与秀。 他的纯朴、醇厚的北方素质又使其风格溶入了朴茂深沉,并将光引入画面,尤其善于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使作品具有一种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的特色。 他在构图布局上,往往很满,有专家称之为“丰碑式构图”和“门板式构图”;在技法上,积墨加积色,层层积染,塑造雄浑之势,使他的山水清新、生动,具有真情实感,并形成了“黑、满、重、亮”的独特风格,使李派山水成为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里程碑。 擅长书法 别具一格李可染的书法早年曾学黄道周,重视整体结构与神韵,刚劲苍秀又温绚朴厚,静而多姿,颇为耐看。 陆俨少早年先从王同愈学诗文和书法,学书特别重视杨凝式、魏尤门二十品,据他在《陆俨少自叙》中回忆,在当时简陋的环境中,“早上四时起床,磨墨练字,初学龙门石刻中的《魏灵藏》、《杨大眼》、《始平公》,后来也写过《张猛龙碑》、《朱君山墓志》等。 在一次书法评选中得过好评”。 他的行草结体的奇纵变化,别出新意。 △李可染书法作品【本站藏品】陆俨少和李可染两人在世时作品就很有销路,价格较高,两人都有经典代表作存世。 李可染的代表作有《万山红遍》、《长征》、《革命摇篮井冈山》等。 陆俨少的代表作有《杜甫诗意册》、《巫峡清秋》等。 近年来,他们的作品市场价走高,充分说明两人作品都经得起市场检验,也显示了陆俨少、李可染绘画独特的魅力和潜力。 从艺术经历看,陆俨少和李可染有所不同。 陆俨少是上海嘉定人,他没有进入美术学校学习,早年曾从海上名家冯超然习画,为嵩山草堂入室弟子。 他从“清四王”流派入手,走的是传统一路,绘画重视气韵生动,对艺术创作有“三分字、三分画、四分读书”的认识。 而李可染是江苏徐州人,13岁从同里画师学习中国山水画,但主要得之于生活感受。 李可染少时考入蔡元培办的国立杭州艺专,学习的是西画,专攻素描和油画,后又从事宣传画创作,又拜绘画大师黄宾虹、齐白石为师。 上世纪50年代专攻中国画,并游遍大江南北,到大自然去写生,并在写生中创作。 此外两人擅画作品题材和形式不同。 李可染以画红色题材著称于世,陆俨少以画杜甫诗意及山峡风光名世。 李可染擅长画宏幅巨制作品,而陆俨少画大幅作品有松散之弊,不过却很擅画小幅作品,尤精手卷、册页。 从目前市场上看,李可染的作品总体要比陆俨少的市场价格略高,其书法作品动辄数十万元,精品以数百万元计;绘画作品价格动辄数千万元,大幅精品以亿元计。 目前,李可染的作品拍出亿元大关的达5幅,最高的是《万山红遍》(2. 9亿元)。 而陆俨少的书法精品一般在10至50万元之间,过50万元价格的凤毛麟角;绘画作品突破3千万元的在10幅以内,过亿元的没有,可见目前市场价格相较李可染的低一些。 从这些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艺术特点及在市场上成功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5-10-26 08:21:29 来源:富达裕 链接:https://www.fudayu.com/p/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