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石鲁早年学习传统水墨画,抗日战争期间赴延安,长期从事抗战和***宣传工作,创作过大量木刻版画、年画。20世纪50年代后,重操毛笔作中国画。他最早用水墨描绘黄土高原雄浑厚朴的景色,并把这种描绘与他对***历史的虔诚回忆与歌颂融为一体。石鲁作品多取材于黄土高原的风俗民情和自然风光,敦实厚重,笔触落在宣纸上,有鬼斧神工般的雄强与坚硬。下面为本站藏品,石鲁作品《黄河两岸度春秋》,6.5尺。手工老裱带实木轴头。手机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
△石鲁作品《黄河两岸度春秋》
【题识】黄河两岸渡春秋。石鲁写于长安芦屋。
【印文】石鲁所画
【注】从风格上判断,此画的创作时间应是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极有可能是1957年。
作为开山立派的一代大师,石鲁于中国绘画史的意义在于:他自创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和程序,来表现陕北高原雄壮、粗犷、具有原生态性的强悍的生命力,这就是大刀阔斧的拖泥带水皴法,浓重的矿物色与淋漓尽致的墨色混用,干湿兼施,骨肉浑成,气到势合。这种笔墨语言彻底革新了中国山水画的传统。
1955年、1956两年的印度及埃及写生,石鲁在艺术上脱胎换骨,在此作品里可见他在探寻中国画的笔墨和西洋画色彩及透视相结合的途径,在短短的两三年里,完成了他中国画技法的第一次试验性提升。
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石鲁创作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他试图用山水人物表达当时很流行的艺术体裁,成功地将黄土高原植入中国画,构思奇特,开创了以传统山水画形式表现劳动者为主题的道路,把中国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黄河两岸度春秋》无疑是石鲁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力作。
通读整幅画作,山势横陈,前后层次丰富而有变化,远黛近绿,大片皴擦出的绿色山塬,如擎天牧场,绿荫覆盖,直撞人心,更增添了高空俯瞰、葱茏蓊郁的美景尽收眼底的透视感。远处黛色的山峦与前景绿塬处隐约有飘忽的雾气腾起,分明有河流天上来,眼虽未见已闻其轰鸣,江风猎猎,拂面而来。
险峻山峰,万丈深谷,高低远近,错落有序。情感,造逼人之势,宏伟气象,阔大境界,确非他人可及。这一切,皆由匠心排列布定,更因画家大方自由的胸襟气度所致。山崖绝壁极少用线勾勒,多用干湿不同的笔墨皴擦出山体轮廓和质感,用笔强力提按,画家激烈抒情的氛围从笔墨之间清晰可感。
构图大致以峡谷河流为线把整个画面分为二个部分。大量的留白似河流上方升起的云雾来暗示描绘出湍急的河水,又引人视线集中在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及近景人物身上,可谓“以神造形“。远山只一抹青黛,连绵山峰就隐在天边。中、近景塬上平铺三大块绿色,渲染出黄河两岸春天的葱茏和勃勃生机,橙色与墨色皴擦山崖立面,表现塬上山体的质感和黄土特点。枯笔重墨如火山爆发般皴擦出山崖的陡峭、棱角粗狂,而点睛之笔近景桃树及人物点染的色彩,则使整幅画有了浪漫灿然、清新明丽的韵味。画面充满大量灰白色晕染,峡谷里顿生烟岚变化,云雾缥缈,引人遐思无限。
画中人物一家三口人物虽小,但形神兼备,十分突出,这一点与《转战陕北》有异曲同工之妙。描画了陕北劳动人民耕耘的形象,对他们为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示了最大的崇敬和赞美。亦表达了画家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讴歌之意。大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寄托合而为一,是人在自然美景中的物我两忘;是心境的昂然开阔、刚健有力的形象写照;是峡谷放歌,不畏艰险的怡然自得。这些就使得整幅画作形式、内容及意境都充实、饱满、矫健。
是幅藏品这种反传统色彩的画法及独特的创作手法,是石鲁书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具体表现和明证。其实,成就石鲁佳作的不在笔墨繁简、敷色晕染等技法,而在于其独到的发现:自然之美丽,山川之壮观,人心之快意,情感之舒畅,并用最有个性的表现手法形象地呈现出来。而造成石鲁画笔力雄健、气度非凡的则是其“求笔墨当归于性情,归于意志”的美学观点和气质个性,胸襟情怀。
西方的一些收藏家称石鲁为中国的“梵高”。由于其作品个性强烈,风格鲜明,备受收藏界青睐。为了表现陕北高山流水原生态性的强悍的生命力,石鲁自创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和程序,运用大刀阔斧的拖泥带水皴法,施以浓重的矿物色,干湿兼施,骨肉浑成,气到势合,在彻底革新了中国山水画柔弱审美传统的同时,赋予了长安画派一种全新的、具有厚重生命力的艺术魅力。是幅《黄河两岸度春秋》笔墨扛鼎有力,构思独特,意境深远。这件作品首次面世后必将受到美术界及评论界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是石鲁不可多得的巨作。
近几年,石鲁的作品在市场上已很少见,一方面是石鲁的作品本身就少,另一方面是石鲁的作品有着震撼人心的魅力,一般拥有石鲁作品的藏家不肯轻意抛出。特别是本站藏品《黄河两岸度春秋》为其黄土高原和陕北风情题材力作,既寄寓了石鲁对那段***历史的深情回忆,也表现了他对美和美的价值的全新理解。作为开山立派大家,石鲁的作品将随着时间的流逝会越显其价值和艺术魅力。
更新于:29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