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裕
今日更新: 10 文章: 1871 访问量: 138496

富裕达 FuDaYu.Com 专注于古典文化知识分享与交流,最全面的古玩知识文库,带您了解中华文化经典藏品,弘扬中华精神。

齐白石钜制《荷鄉清署》,首度面世!

齐白石(1864~1957)自1917年定居北京以后,很少回过湘潭。对于家乡的思念是齐白石艺术的一个主题,他时常画家乡的景色,山山水水,慰藉自己的乡愁。犹记家乡地处紫荆山下的杏子坞星斗塘一带,塘连着塘,满眼是荷的世界,情真意切,给人留下极为强烈的印象。下面从庋藏多年齐氏数百件作品中甄选谨献齐白石晚年山水画横幅巨制《荷鄉清署》,以飨藏家。97×180cm。非专业拍照,图片仅供参考,所有藏品信息以实物为准。

△齐白石钜制《荷鄉清署》

△齐白石《荷鄉清署》局部-1

△齐白石《荷鄉清署》局部-2

△齐白石《荷鄉清署》局部-3

△齐白石《荷鄉清署》局部-4

△齐白石《荷鄉清署》局部-5

△齐白石《荷鄉清署》局部-6

△齐白石《荷鄉清署》局部-7

【题识】荷鄉清署。星塘老屋后人白石。钤印:白石(白)、杏子隖老民(白)

相对写意花鸟而言,齐白石的山水画一度不被时人理解,在数量上也远逊于花鸟草虫,但论其成就仍为近代中国山水画坛增辉甚巨。齐白石画山水始于自学。据其自述,他在20岁做雕花木匠时偶得一部《芥子园画传》,曾耗时半年勾影,从这本画谱中获得了最初的山水画启蒙。27岁时丢弃了斧凿,正式从木工成为画工。师从湖湘名士胡沁园和谭荔生,学习工笔花鸟和山水画。当时,谭荔生所教习的山水画还在画谱传袭的基本程式范围内。这一点,在齐白石早期的山水画中得以窥识。此为齐白石山水画的第一个创作阶段,图式和笔墨皴法明显受到当时所流行的四王余绪套路的影响。

1902年至1909年,齐白石应友人之邀外出远游。途中饱览山河,把许多壮美秀丽的景色记录下来,积累了不少山水写生画稿。远游写生,直接构成了齐白石山水画形象的原型特征,具有了时流山水画所罕见的现实性和生动性,形成了其独有的山水图式。在远游中,齐白石结识了一大批文人名士,得以接触八大、青藤、金冬心等前人的名作,并进行大量的临摹与学习。之后,又临摹了沈周、石涛等明清画家的经典佳作,广泛吸收了前人之所长,齐白石对山水景象的简洁处理所形成的简练图式,即来源于对前人的借鉴。

定居北京后,在知己陈师曾的建议下,齐白石开始为期十年的“衰年变法”。此时期可以看作其山水发展的第三阶段。山水画已脱尽前人窠臼,由繁趋简,以简驭繁,山水画创作达至顶峰。风格上水墨淋漓,纵横不拘绳墨,用笔豪放中有温雅,擅长用极少的笔墨表现极复杂的事物。他曾题画云:“此画山水法,前不见古人,虽大涤子似我,未必有此奇拙,如有来者,当不笑余言为狂妄也。”虽自负之意溢于言表,亦可见齐白石画山水无复依傍,纯以自家手法而出之了。

在齐白石花鸟画的盛名之下,他的山水画艺术特色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忽视的。齐白石的山水画艺术是基于他的天分和才情,是他在诗书画印全方面的综合才学。他的山水画艺术在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齐氏山水构图极简,且多有奇构,源于他对生活的真实感受,通过他的整理提炼,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显示了齐白石独特的创造性。

从题识及笔墨风格断定,此幅《荷鄉清署》绘于白石老人“衰年变法”之后,应于1950年左右,其在笔墨风格上已经更加成熟,挥洒自如。他的笔墨既表现出形象,又不会被其所束缚,似与不似的论说在此时山水画中得到最妙的诠释。他将花鸟画中的简练、苍润的笔墨充分融入山水画创作中,成为齐白石所独具的山水语言和审美境界,强化和凸显了他的齐式风格,使其山水画独树一帜,构成了齐白石艺术的典型特色之一。

山峰碧树、竹间瓦屋,悠然自得,这正是居住在北京城里的齐白石对湖南乡间生活的回念,也始终凝结着他的生活理想。齐白石曾有诗云:“万竹林中屋数间,门前池鸭与人闲。一春荷插行挑笋,犹见层层屋后山。”本幅画作笔力凝重沉郁,着色单纯,远山重彩涂出,有笔有墨见笔见色。整幅画给人以丰沛淋漓之感,动人心魄。黑瓦白房,星塘老屋中的主人公在此磨墨怡情,无不风雅,齐氏的山水作品不多,而于山水画中再绘生动的人物场景更为难得罕有。

此作为横幅,笔墨细致入微处属白石众多作品中之罕见。前景的几株随风荡漾的薄染淡翠的杨柳,齐白石以绵长的重墨线条写之,用蓝绿色渲染,连绵不断的山峰用浓墨赭石渲染,这动和静、轻和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构成了无限的张力。山峦一层层的递进,果断老辣的用笔勾勒山峰的轮廓,充满朴拙之感,与作者憨厚的真性情相互契合。

数座远山,施赭红和花青,全用大写意没骨法画出,形简色艳,近乎符号化。这种画法与效果,在古今山水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画家的大胆与特立独行,作品对形式感、现代感的创造性追求,足以令固步自封的画家们瞠目结舌。

画中荷花的画法与齐白石1925年所绘《山水十二条屏》中的其中一屏《荷塘清暑》及1933年所作《莲池书院》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它受启发于金农,早在《石门二十四景》中就有尝试,成为母本之一,是白石早期画荷的主要样式,变法成功后他便更多倾向于“红花墨叶”一路的大片荷叶、大朵莲花样式了。此幅《荷鄉清署》中荷花的画法出现在其耄耋之年的作品中应该是极其罕见!

碧叶红荷,荷叶以“丁”字型写出。莲花小而密,以类似米点之法,一点便是一朵,有势、无细节,收“似与不似之间”之妙,由近及远地铺满池塘。花朵用大小、浓淡不一的红色点出,娇艳又雅致。以花青和藤黄加墨点画出莲池中的荷叶田田,复以朱红点出红荷,给人以丰沛淋漓之感。这一片荷塘真是考验功夫,莲、花、梗的排布既要有统一中的变化,又要有重复中的生动;既要亭亭玉立,又要随波摇曳;既要柔而有骨,又要娇而不妖。片片清香中,满满的都是思念与回忆!

晚年时,齐白石定居北京后萌生强烈的思乡之感,其山水画中也体现为浓郁的生活气息。本幅白石老人以篆书题“荷鄉清署”画名,又以老辣行书作“星塘老屋后人白石”题识。本作品笔墨简练,无论是点点小荷,还是亭阁人物,勾染多简括率放,富有粗拙、朴茂的笔墨特色。这一时期他的大写意笔墨更为成熟自如。可以说,他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革新真正的开拓者。

齐白石成熟时期的山水画主要出自两个基本母题:一是家乡景观,二是远游印象。此幅《荷鄉清暑》描绘的是齐白石的家乡景致。久客京华的老年画翁无处话乡愁,只能把那魂牵梦绕的切切乡愁写进了画中。他的山水画画的,不仅是他的家乡,更是他心中的山水。换言之,作品源自他的生活经验和心灵,是创造性的山水。这一特色和品质,使齐白石超越了许多依靠临摹而进行创作的同代山水画家。

白石老人一生创作以蔬菜、花卉居多,人物、山水只占老人创作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对于山水画更是“惜墨如金”。齐白石的山水以意境取胜,加之笔墨的配合,充分体现出他的绘画特色,即具有雅俗共赏的平民气质,又兼备清逸雅致的文人精神。此件作品充分体现出他的山水画的精髓所在。在拍卖市场中,齐白石此类作品可谓是奇货可居。此件罕见横幅精品钜制首度面世,殊为难得,能分享于诸位藏家,实乃幸事。识者当宝之!

附:湘潭齐白石故居

湘潭,湖南省辖地级市,简称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下辖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雨湖区、岳塘区五个县区。湘潭从南朝开始建县,距今已有1500多年,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晚清重臣曾国藩,一代领袖***、开国元勋彭德怀、著名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等都诞生于此,当然还有文化名人齐白石。

齐白石故居位于湘潭县白石铺乡杏子坞,建于清咸丰年间,又名齐家老屋、星塘老屋、星斗白屋,故居坐西朝东,背依紫荆峰,右有星斗塘,左有稻田,门前有芬芳馥郁的荷花池。白石故居,看上去是一座很普通、也很典型的农家土砖茅屋,坐西朝东,土木结构,茅草盖顶,是典型的清末民初湖南平民乡居建筑,占地约200平方米,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

1993年被湖南省列为文保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屋三间,杂房两间,正屋中间一堂屋,大门上方挂有一黑底金字的牌匾:齐白石故居。两边各两间厢房。但有高大葱郁的树木环抱,前面是四方形农田,田埂四周植有柳树。1864年1月1日,世界文化名人、中国现代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就诞生于该茅舍南正房,并在此生活了36年。

更新于:2个月前
2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本文网址:https://www.fudayu.com/p/1077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