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达裕
今日更新: 10 文章: 5534 访问量: 1832364

富达裕 FuDaYu.Com 专注于古典文化知识分享与交流,最全面的古玩知识文库,带您了解中华文化经典藏品,弘扬中华精神。

齐白石《蜻蜓莲蓬》真伪鉴别

下面真迹这幅非常有名,出版过多次。疑伪作品与之相比,相似度非常高,落款也是四字款。真迹落款“寄萍老人”。白石老人有很多号,我们一般都用“齐白石”这个名字,其实他也不叫齐白石,他名字叫齐璜,白石也是号。他还有很多别名:寄萍、借山、萍翁、三百石印富翁……有朋友会说,按照现在营销学,起这么多名,不利于品牌管理。起这么多名,是因为画家要画很多作品,比如画册页,八开、十开、十二开……如果每幅画上都题“齐白石”,就太重复,显得没有变化,所以起一些号,在不同的画上题不同的名字,这样画上面参差错落,增加变化,也更加好看。这是艺术的考虑。

△真迹原图

再看看莲蓬(见下图)。疑伪作品的莲蓬,笔墨尚可,画得还不错。但是有一点:白石先生很注意真正的生态。白石先生出生在湖南湘潭,莲蓬荷花他见得非常多,所以对这些东西了然于胸,一些细节上不会有疏漏。疑伪作品里两个莲蓬画得虽然很好,但是细看,它们的梗和莲蓬之间是断开的,没有接起来,没有长在一起。另外,我们反复提到水纹问题。白石画水纹是拖笔,轻轻松松画出来的。真迹的这幅,很明显,非常轻松把水波纹画出来。疑伪的这幅,水波画得没那么轻松,用墨也偏重了一些。这就是一些细节的微妙差别。

△疑伪作品

△梗和莲蓬之间是断开的

同样是四字款,我们看疑伪作品上“白石老人”这四个字。喜欢书法的朋友都知道,写字的时候,到底是刻意描摹还是自然行笔,您是能看出来的。这疑伪作品里的“石”写得确实很刻意、很僵。一个写自己名字写了一辈子的90岁老人,写出的名字应该呈现一种熟练自然之态。

在这里我们再给大家补充一些真伪鉴别中的知识。我们仔细看真迹,与直立的这支荷梗往左一点的位置(见下图),我们会看到水波纹形成一处断续,表明纸上是有折痕的。折痕在鉴别之中是有作用的,尤其是一种用老纸作伪的情况。从前的白纸留到现在,上面可能已经有很多折叠的痕迹,把这些痕迹弄平,画一幅齐白石的伪作,这种情况下画出来的画,折痕难免会更加突出。所以,在有折痕的情况下,我们要小心鉴别。

宣纸上有折痕并不能推定是伪作,因为新宣纸也有大量折叠的情况。但这种折痕如果出现在扇面上,那就非常值得细看了。扇面是一棱一棱有折痕的,您要看扇面的折痕里、断裂层里是不是有墨迹,是不是有色,就能说明大问题。因为所有的扇面,新的扇面,当年画的时候折痕都没有断裂,折痕内部是不可能有墨进去的。只是有一些老扇面存到现在已经旧了,折痕也慢慢崩开了,这时候,在已经破了的扇子上去作伪画画,新的墨和色就会自然渗到旧折痕里去。所以,这是鉴别老扇面是否作伪时的一个方法。

其他情况下,宣纸上有没有折痕,不能当做是百分之百论定真伪的一个证据。因为我们不能排除,当年画画的时候,齐白石用的这张纸上本来就有折痕。比如这幅蜻蜓莲蓬真迹。

注:上文出自【齐白石艺术欣赏与真伪鉴别】李海峰著

本站藏品

△齐白石作品《池塘蜻蜓》,2.2尺【本站藏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佛教导航 - 开启智慧之旅,连接十方法缘 | fjdh.org.cn智慧莲华 - 赋能寺院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弘道平台趣知道 - 提问与分享,人人都是知识分享家 | Quzhidao.Com地藏孝亲网--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给农网地藏经顺运堂 - 专业家居风水布局,八字命理分析,助您家宅兴旺,运势亨通弘善佛教网-传播正信正知佛法的佛教网站国学在线 - 国学网,国学学校,国学经典,国学地图品读名篇佳句,涵养诗意人生 - 古诗词网哦嘿养殖网 - 热门乡村养殖发展项目_养殖技术知识分享生死书 - 佛教文化传承与生命智慧探索平台地藏论坛-佛教网络净土_佛法综合社区